礦山尾礦回收發展前景
我國正處在工業化、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,礦產資源消耗量大,對外依存度較高。但全球礦產品價格持續上漲,增加了礦產品需求企業的生產成本,同時又加大了資源安全壓力。
在全球礦產資源供應緊張的局勢下,全球發達國家發現,礦產資源加工利用后剩下的殘渣、尾礦中,蘊含著二次利用的商機。而我國是礦業大國,開發利用好長期累積的大量尾礦,既可“變廢為寶”,又可有效緩解資源和環境壓力。
尾礦是采礦企業在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排出的“廢棄物”,但同時又是潛在的二次資源,當技術、經濟條件允許時,可再次進行有效開發。據統計,2000年以前,我國礦山產出的尾礦總量為50.26億噸,其中,鐵礦尾礦量為26.14億噸,主要有色金屬的尾礦量為21.09億噸,黃金尾礦量為2.72億噸,其他0.31億噸。2000年我國礦山年排放尾礦達到6億噸,按此推算,現有尾礦的總量80億噸左右。
尾礦是有待挖潛的寶藏。專家認為,我國礦業循環經濟當前的任務就是要開發利用長期擱置的大量尾礦。如廣西南丹的錫多金屬礦有 61個尾礦庫,在總量2522萬噸的尾礦中,含有大量的有色金屬錫、銻、鉛、鋅、銀、金、銦、鎘以及非金屬礦砷、硫等,品位都在國家工業品位指標之上,有些已達到大型或特大型,規模初步測算有 30億元人幣的資源量。如果借助選礦技術的新發展,將這些金屬回收,不亞于建立一個新礦山。四川攀枝花鐵礦的尾礦中含有銅、鎳、鈦、釩等十幾種有益組分,相當于一座大型有色金屬礦山。而非金屬礦如煤礦的煤矸石和其他圍巖等也都是有用物質,而且是已經采掘到地面,堆聚到一起的財富。在產煤大省山東, 1998年全省利用煤矸石 700多萬噸,全省煤矸石綜合利用企業實現產值 7億元,生產包括電力、建材、化工、冶金、非金屬等多個行業的產品 20多種。顯然,尾礦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。據中國礦業聯合會尾礦綜合治理辦公室估計,我國尾礦潛在價值約 1300億元,其開發利用所帶來的將是一本萬利的經濟效益,具有極大的誘惑力。
為進一步做好尾礦資源開發利用工作,建議采取以下措施:
一要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,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技術改造;同時落實減免資源稅費等優惠政策,引導和鼓勵社會和企業資金投入尾礦等資源利用。
二要加強尾礦綜合利用的技術創新,研發很好技術、很好設備、很好工藝,加快研究成果轉化。
三是使用好中間財政資金,重點支持大型企業、大型礦區的尾礦和“廢渣”中的資源利用工作,發揮引導示范作用。
四是加強開發準入管理,制定和完善礦業開發企業準入和監管的標準,推進企業結構調整,做強做大礦業企業。
五是要加強尾礦開發利用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,防止發生安全生產事故。
(責任編輯:黎明重工)